烘焙是決定咖啡風味非常重要的工程之一。
向大家介紹這個擔任著心臟角色,承擔著 REC COFFEE 品質的的焙豆場。

REC COFFEE 自家烘焙開始於2018年。
我們為追求更高的品質,積極與咖啡生產者、
出口商溝通,從原材料採購到烘焙、萃取,全部由自家完成,為提供美味的咖啡。
這次我們紀錄了咖啡生豆從生產國到您手中的全過程。
烘焙好的咖啡豆送到您手上
⚫運送
從各國生產商購買的大部分生豆被裝載到集裝箱船上,經過數月的航行抵達日本。
從生產國通過船運來的生豆經過檢疫和通關後,將被存放在進口商(貿易商)的恆溫倉庫中。

去年新設立的博多烘焙場的生豆倉庫,我們管理保持一定溫度,以確保儲存中的生豆品質
不受損害。從進口商的倉庫運送來的生豆,在1〜2個月內將運送至REC COFFEE的生豆倉
庫,以供消費。
在烘焙場的生豆倉庫中,根據不同的用途,儲存了約100〜150種不同的咖啡豆。

當收到新批次時,我們會先用“DISCOVERY”進行樣品烘豆。在這個階段,我們會檢查品質
是否符合採購時的標準。
由於“DISCOVERY”是小型烘豆機,非常適合進行像樣品烘豆這樣的小批量烘焙。此外,我
們還使用小型的樣品烘豆機“IKAWA”。
“IKAWA”能夠根據烘焙配方自動進行烘焙。

▲ 焙豆機 DISCOVERY
原材料的品質檢查完成後,接下來是為了確定口味方向進行樣品烘豆。我們根據生豆的特
點構建出最具吸引力的烘焙模式。
接著,我們進行烘豆→杯測(咖啡品嚐)循環,考慮烘焙範圍、口味方向,以及是否符合
配方概念等因素進行調整。
・Test Roast
當烘焙模式確定後,我們將使用與提供咖啡豆相同的烘豆機進行測試烘焙。
我們將使用DIEDRICH或LORING烘焙的咖啡豆發送到各店,讓咖啡師實際萃取濃縮咖啡和
手沖咖啡。

在咖啡師給予反饋並進行微調後,接下來是產品烘焙。烘焙好的咖啡豆必須在次日進行杯測。
杯測是與烘焙同等重要,甚至更為重要的過程。
我們會對每一次烘焙進行杯測,以檢查是否符合REC COFFEE的提供標準,是否存在烘焙過程
中的問題,以及是否能夠充分表現生豆的個性,並對烘焙配方進行反饋。我們會在一天內最多
可能對30至40種咖啡豆進行檢查。

烘焙好的咖啡豆被送到隔壁的製造部門,逐一進行仔細的手工挑選(去除異物和瑕疵豆),
然後按照不同種類進行包裝。
在繁忙時期,我們每天會包裝400〜500kg的咖啡豆。包裝好的咖啡豆會被送到出貨室,根據
訂單裝入紙箱並進行發貨。

海上運送過來的生豆就這樣送到大家手上了。今天分享的流程僅僅是個大綱。對於烘焙的細
節,若要深入探討,就會需要更多時間,有機會的話,我們下次再聊。
訪談烘豆師
看到很多不熟悉的詞語,大家可能已經感到有些疲憊了吧。
接下來,為了更深入了解 REC COFFEE 的烘豆師,我們進行了訪談。
我們採訪了烘豆師前田先生和永汐先生,希望大家能夠輕鬆地享受這段對話。

▲左:前田烘豆師、右:永汐烘豆師
烘豆總是要密切調節火力,確認烘焙模式圖解,給人一種繁忙的印象,但你們在烘豆時總是
在想些什麼呢?
前田:在烘焙過程中,我一直留意著生豆的氣味和香氣。我只是偶爾檢查圖表,確保我的感覺
和數據是一致的,但我一直都是依據自己的感覺來進行操作。特別是當顏色明顯變化、咖啡豆
開始噴裂或者接近完成時,這些時刻的確認非常重要。
永汐:我和前田先生很相似,每隔一分鐘就會用試飲匙來檢查咖啡豆的香氣。我總是想像著火
力是如何影響咖啡豆的,並根據這種想像來進行烘焙。
烘焙果然注重香氣啊,那麼在烘焙時,你們最喜歡的一刻是什麼時候呢?
前田:我總是在心裡假設各種情況然後進行烘焙,而當按照這些假設進行烘焙後,呈現出美味
的瞬間就是我在烘焙過程中最喜歡的時刻。所以我更多是在杯測時感受到這一點,而不是在烘
焙過程中。還有,雖然這不是在烘焙中,但當收到採購的生豆並第一次進行樣品烘焙時,如果
烘焙出美味的咖啡,我會感到興奮,並思考著該如何進行焙煎。
永汐:我最喜歡的時刻是在烘焙即將完成時,香氣發生變化的瞬間。當烘焙進展良好,且香氣
恰到好處時,我特別開心。
兩位焙豆師共同的是當自己確信烘焙過程進行得很順利時,那一刻是最開心的時刻。最後,來
分享一個小故事吧。請告訴我們有關焙豆師的小秘密吧!
前田:我對溫度和濕度的變化非常敏感。我發現在潮濕的日子裡調整火力很困難,所以我不太
喜歡下雨的日子。另外,當我看到一〜〜〜大堆銀皮時,我會想著:“啊~今天又烘焙了好多啊~”。
永汐:前田先生並不理解烘豆師常常會說的一個烘焙道理。當我在家煮飯時,我會想像火力如
何影響味道的變化。我擅長做的料理是明太子義大利麵。

非常感謝前田先生和永汐先生!
與咖啡師不同,烘豆師沒有機會直接與顧客交談,但我認為我們能夠透過這個系列介紹一些他們
的個性。了解背後的故事,現在喝的咖啡是不是會有點不一樣呢?
